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兩位心理學大師差異到底在哪裡?



阿德勒原本加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討論會,跟著佛洛依德做心理學研究,後來因為見解不同,他便跳出來反對佛洛依德一部分的理論,慢慢的到最後就跟佛洛依德決裂,他的理論也逐漸的與佛洛伊德的看法分歧,進而分成兩個學派。
然而至今,兩個人對於心理學的見解仍各有其價值。Adler主要不認同精神分析的單一性,以性驅力為主要理論解釋內涵,Freud亦不認同其自卑觀點與自我心理學,茲將其差異以表格分述如下
 
佛洛伊德 (Sigmund Freud) 阿德勒 (Alfred Adler)
理論
  • 決定論
  • 目的論
人性觀
  • 悲觀的(性惡論)
  • 基本上認為人是性惡的,透過治療可以將人的本能昇華
  • 悲觀的(性惡論)
  • 人性非善非惡,人是一個可以自我選擇善 與惡,生活型態的個體,透過治療可以使人選擇充分發展自我
人格型態
  • 人格個體可分割,並且互相對抗
  • 人格個體是統一,不可分割的
人格的核心
  • 人格的核心多為潛意識,意識只是冰山的一小角
  • 自我受超我與本我影響
  • 人格有防衛機轉
  • 幼兒有全能的感覺
  • 人格心靈大部分是意識
  • 個體會積極的面對社會
  • 人格受到生活型態影響
  • 兒童有天生自卑的情感
時間性
  • 過去對個體有決定性作用(六歲定一生)
  • 未來、目標與目的對個體有決定性作用(也重視現在和未來)
動力
  • 慾力(libido)是心理能源的核心-性本能
  • 因自卑而尋求超越是能源動力所在-社會驅力
對症狀看法
  • 為釋放那些威脅心理平衡或被潛抑的情感
  • 個人無法履行社區責任的結果
治療目標
  • 治療的目標在使個人潛意識歷程意識化,重視移情作用與心理歷程分析,使當事人進行洞察與內省,而解決內在衝突,並重建人格
  • 治療的目標著重於人生目標的重新導向
治療關係
  • 治療者重複分析當事人的潛意識,處理當事人的阻抗,並建立足以產生移情作用的治療關係
  • 治療者保持隱匿性,讓當事人發展對他的投射
  • 治療性關係是雙方積極參與的,營造接納、關懷、信任、合作的氣氛
  • 強調共同責任以及平等性
技術
  • 維持治療架構、抗拒的分析、移情的分析、對反移情的瞭解、解釋、自由聯想、夢的分析(抗拒、移情、反移情、解釋、自由、夢)
  • 注意當事人的主觀經驗勝於技術的使用,一些技術包括有提供鼓勵、收集生命史的資料(家庭星座、早期回憶、個人的優先順序)、與當事人分享解釋、協助當事人尋找新的可能性
焦點
  • 強調親子關係與戀親情結(閹割焦慮與陽具妒羨)
  • 人是互相敵對的,主要在保護自我,人的內在問題是探討重點
  • 強調手足關係與出生序
  • 人是均等,合作與群性的個體,人際問題才是了解行為的重點

心情小插曲:
這篇文章是想將阿德勒及佛洛伊德兩者的差別與各位好友分享,只是做到一半的時候,便發現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在部落格中,似乎沒有辦法很容易的呈現表格(因為格式的問題)。
和我老婆討論後,原本想到的方法是在Word中打好表格,之後再轉成圖片插入。兩天前,一位年輕有為的住院醫師(璿丞),點了我一下說:「學長,學一點Markdown語法,會讓你的部落格『潮』一些」
        為了他這一句話,我就請教了他,也花一點時間學了Markdown語法,嘗試的讓我的表格『潮』一些。各位好友,這個表格有感覺到比較『潮』一些了嗎?

首頁:部落格總覽(點選此連結,可快速瀏覽本網站文章分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