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,我們會在近幾年,愛上了「阿德勒心理學」?


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過程中,不同時段的我,總有一些不同的發現及體察。趁著近日忙著整理及撰寫年度研究報告中間的一點點空檔時間,做一些自己更想做的事,那就是和大家談談「為何,我們會在近幾年,愛上「阿德勒心理學」?
除了學校的心理學課程的專業學習外,近三年來,因為自己愛上了「阿德勒心理學」,前前後後,大概看了20多本有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著作。我看的這些書籍,初步將它做個簡易的分類,大體上可以分成兩大類:
第一種類型的書是「阿德勒自己寫的或是別人整理他的想法而成的書籍」,這一類型的書,比較偏向於哲學書,探討的是生活的意義,及一個人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,例如《被討厭的勇氣》。
第二類型的書是「學者將阿德勒心理學延伸解讀進而撰寫出來的書籍」,這一類型的書,比較偏向在面對人生日常生活困境時,作者依據「阿德勒心理學」的概念,撰寫出一些實務的方法,提供讀者一個可以操作參考的書籍,例如《像阿德勒學習 部屬育成心理學》。
雖然,坊間有關「阿德勒心理學」書籍的數量,還不算少,但如果你google一下,你會有一個發現,那就是關於「阿德勒心理學」的書籍,老實說,近幾年被出版的比例,有著明顯的增加
那為何會這樣呢?
你可能也會有一些疑惑?「阿德勒心理學」成立超過一百年了,一些關於「阿德勒心理學」的書,有的也早在幾十年前,就被出版了。但,顯然比起佛洛伊德榮格心理學的相關著作,普遍來說,你我就沒有那麼的關注。
到底是什麼原因?「阿德勒心理學」會在近一兩年來,突然的那麼熱門呢?
在我看來,除了有部分需要歸功於幾位日本人(例如岸見一郎等),用東方人比較可以接受的語言,介紹了「阿德勒心理學」外,我想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,我們才會愛上「阿德勒心理學」:
第一個原因,可能是
「被討厭的勇氣」這本書暢銷書來看,書中提到的是,要我們別那麼害怕被討厭,這樣的訴求,之所以會被大家所接受,我猜是「阿德勒心理學」為我們「害怕被討厭」、而且又「缺乏勇氣」那樣的焦慮及恐懼,找的了一個可能的出口及答案。尤其是身處於社會價值觀變化這麼快的社會的我們,這樣的心理學,更是被我們所需要。

第二個原因,可能是
比起佛洛伊德榮格的理論來說,「阿德勒心理學」的概念,強調的是「人要有歸屬感、要能與社會有連結」,這樣的概念,在重視社會性的東方社會,相對來說,比較好被理解及共鳴,因此,也比較容易被接受。這種歸屬感的需求,隨著科技的進步,人們卻顯得越來越空虛,因此,對於歸屬感的渴求,似乎就比以前多了許多。
而我自己,為何會愛上「阿德勒心理學」呢?
其中的一個因素是,因為「阿德勒心理學」談的是一門「使用」的心理學,而不是像佛洛伊德所說的是一門「擁有」的心理學。
什麼是「使用」的心理學?什麼又是「擁有」的心理學呢?
簡單的來說,兩者很大的差別是,佛洛伊德所說的「擁有」的心理學,認為人的成就,完全取決於先天的能力,是以過去的你,造就現在的你來解釋人生,某種程度來說,認為的是命定論、是因果論。我覺得一個人,一旦任由過去決定未來,就會活在「因果論」裡,也就是說,一個人如果覺得人生的不順遂的話,他就很容易合理化的找一個可以怪罪的原因或對象。
倘若這樣的理論可以成立的話,那學心理學家,不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嗎?所以說,與其一直探究一個原因,倒不如思考「雖然處於這種狀況,但是為了讓接下來的人生更有意義,那我應該要怎麼做?」
簡單來說,我之所以會愛上「阿德勒心理學」,是因為阿德勒認為的是「任何人,只要他願意,都可以有機會,擁有任何的成就」,是以「了解過去,是為了擁抱那些不美好,成就更好的自己」來解釋人生。身為助人工作者,要做的只是協助在困境中的人,能鼓起勇氣,把絕望轉變成希望,做一點有用的事。
我,還蠻喜歡這樣的工作模式,因為力氣不用浪費在在「找原因」,而是用在「找方法」。(延伸閱讀:為什麼我們不要講「為什麼?」~ 因為人,天生就容易有非理性的想法 ~